2009年12月30日 星期三

《香奈兒的情人》情慾的創造力

《香奈兒的情人》情慾的創造力
一「年」兩齣關於Coco Chanel的電影,前者《少女香奈兒》擺明車馬以明星效應拍出一個半樣板的品牌故事,後者《香奈兒的情人》焦點集中在人物上,電影宣傳口號「女仕的信仰」所指是現實中品牌的魅力,「男性的主人」才是電影的主題:香奈兒與情人Igor的情史。
今回故事背景設於20年代,香奈兒已經名成利就,自她的小白臉男友Boy Capel離世後,便看上了7年前已認識的俄籍新派作曲家Igor Stravinsky。Igor有一患病妻子及四命兒女,在俄國革命後一貧如洗,加上他的作品太前衛,未被當時社會接受,因而鬱鬱不得志。香奈兒欣賞他的才情,力邀Igor一家搬到她的近郊別墅,好讓他專心創作。兩個叛逆世俗規則、銳意改革時裝及音樂世界的人走在一起,自然亙相吸引,情愛肉慾按捺不住,更激發起兩人的創作靈感,Igor創作出著名樂章,而香奈兒則創作出Chanel No.5香水。
電影的氛圍充滿漸進式的誘惑味道,世俗與脫俗的角度平衡發展,沒有令人討厭的人物,也沒有令人覺得討好的人物,即使主人翁是才情洋溢的俊男美女。就正如電影中Igor的髮妻對香奈兒的評價:「我欣賞你的才華,仰慕你的成功,但我不認同你的道德標準。」
飾演香奈兒的Anna Mouglalis,舉手投足充滿自信入型入格,在韻味上比起「少女香奈兒」Audrey Tautou略勝一籌,飾演「男人的主人」說服力強。飾演Igor的Mads Mikkelsen非常面熟,有看過《新鐵金剛智破皇家賭場》,對他飾演的大反派應該有印象。Mads Mikkelsen把Igor的軟弱、自卑、憤怒、不知所措,都在一張冷峻的面上細膩表露。其中他企圖以男人的獸性,征服形勢比他強的香奈兒來逃避問題卻不果的挫敗感,徹底地把男人自尊盡喪的失落感活現眼前。至於飾演人妻的Yelena Morozova亦有出色表現,她將患病妻子的無奈及內心掙扎演得絲絲入扣,在香奈兒面前,以正印的身分不甘示弱的一場對答及留下的「警告信」,表面上是三角關係中犧牲者的垂死掙扎,卻表現出理正氣壯,正室的尊嚴力保不失。
片長接近兩小時的《香奈兒的情人》,是一個創作與激情的故事,情慾場面點到即止,意識上卻留下餘韻。片未credit rolling之後,還有一段耐人尋味的小節,別急於離場。




《美食風球》回歸童心的快樂



《美食風球》回歸童心的快樂
曾幾何時,世界十分簡單,一個點子,足以令人開心滿足一整天。然而,在21世紀踏入新十年的今時今日,人愈來愈難滿足,得一二便想三四五六七,在大人的世界,快樂彷彿是一個傳說,或是一個被量化的概念。
《美食風球》便是一個關於滿足的故事。
天才科學家自小被排斥,某天因發明了從天以降食物製造機而成為了小鎮英雄,然而物極必反,為了滿足市民要求及小鎮發展旅遊業的前景,過分「製造」食物而自食其果造成大災難。最後當然是集眾人力量,英雄救世,逢凶化吉,喜劇收場。
喜歡《美食風球》,因為它是一個充滿童真的簡單故事。下「食物雨」的狂想,就像小時候夢見朱古力糖果屋一樣快樂,被排斥的小人物最後成為大英雄也令觀眾感覺良好。此外,故事中加入父子情,兩代溝通差異、重拾真我、家庭團結等回歸社會基本核心價值的主題,令這齣合家歡電影充滿娛樂性之餘,亦有教育意義,說教部分點到即止,亦令人看得舒服。然而看慣了這類「善良」家庭動畫(像《四眼雞丁》、《踢躂小企鵝》)的觀眾,可能會覺得大路情節熟口熟面。
3D立體效果更是本片的一大賣點,尤其是食物從天而降、在啫喱屋bungee jump、食物大戰等場面令人耳目一新,大大加強了電影的可觀性及娛樂性。

2009年12月23日 星期三

《神探福爾摩斯》經典「活化」有型有款



已經很久沒有聽到「福爾摩斯」這個名字,記憶中,福生的偵探故事是中學的課外讀物,除了推理及科學鑑證的橋段外,其他的故事情節已經印象模糊了。上次在電影中「見面」,大概是史匹堡監製的那齣《少年福爾摩斯》(Young Sherlock Holmes),對於福生的印象,是性情古怪、馬面、偵探帽、煙斗、格仔絨披肩、大褸和那甚為自傲的性格;至於他的助手華生,更是個書呆子,活在福生的神勇陰影之下,做個跟班說書人。

如果以上都是你對福爾摩斯的印象,大概你會喜歡《神探福爾摩斯》的耳目一新。由Robert Downey Jr及Jude Law兩個大細路飾演福爾摩斯與華生這對最佳拍檔,將經典偵探組合「活化」,拋開了gentlemen的枷鎖,搖身一變成為懶仔神探,更加迎合「有點壞的男人才是好男人」的潮流。

現實中,Robert Downey Jr及Jude Law都不是典型好男人,Robert Downey在千禧年前後曾經進進出出戒毒所多次,後來認識了當電影監製的太座才修心養性,憑《鐵甲奇俠》人氣急升;Jude Law的風流帳則一匹布咁長,與他搭上的包括明星、雜誌編輯,甚至連孩子的褓姆也不放過。兩人吊兒郎當的性格去演繹爛佬版本的福爾摩斯及華生,更加入型入格。

華生的角色在《神探福爾摩斯》中有了很大的變動,他不再是跟班,而是升格為拍檔,兩人相知相交,互相照顧,甚至產生曖昧的妒忌,這一對沙煲兄弟的對白與合拍程度,令我想起了很多經典的銀幕組合,包括:《轟天炮》Mel Gibson與Danny Glover;《Pulp Fiction》John Travolta及Samuel L Jackson;《神鎗手與智多星》Robert Redford及Paul Newman等。

電影的另一大突破,是加入了大量動作場面,這是過去的電影版本比較少有的。在原著中,福爾摩斯也是文武全才,只因查案若然不懂自衛,體能無番咁上下,都是非常危險的事。動作場面拍得緊湊,對於出拳前的分析亦覺新鮮。

至於重頭戲的查案部分,未及《神探珈利略》般解釋詳盡,往往以「識就識唔識就唔識」的專門學問來解釋現象,快手快腳帶到下一場動作戲,雖然令電影節奏更明快,然而對於一眾福爾摩斯的死忠粉絲來說,將會是一大敗筆。

據聞電影即將開拍續集,大概今集只是熱身,好戲在後頭吧!

2009年12月21日 星期一

2009年12月19日 星期六

《高兒移動天后》我們都是這樣搬屋的


生日當天,去看girlittlecat黃雪文的《高兒移動天后》重演,感覺就像自己的一次十年回顧。
是的,數數手指,我「離家出走」的日子已經十年,十年以來,搬過4次屋,每次搬屋,跟劇中的高兒一樣,心情七上八落,來的時候為著新開始而興奮,每次離開的時候卻總是黯然而去。
隨身的物件,也由一箱兩箱,變成十幾廿箱。
至於感情,即使搬離舊居,也無法改變某些人某些事已經成為自己歷史一部分的事實。搬屋也許是一個故事的開始,但未必是一個故事的終結,更多的時候是感情歷史的一種延續。
由剛發育的少女演到中女,黃雪文飾演的高兒收放自如,感動時痛苦時掙扎時眼泛淚光,令人由憐生愛;當一人分飾兩角,聲線語氣形體動作入形入格;首尾呼應的縮骨藏身行李箱絕技,令人嘖嘖稱奇;又唱K又詠詩又打MSN又玩facebook又唱生日歌(如果你同我一樣都係生日去睇,一定覺得特別開心。)好不熱鬧,總之,十八般武藝樣樣齊。
我尤其喜歡獨白部分,好有feel 。一來黃雪文的靚聲似陳海琪/卓韻芝,隨心率性自信的聲音,與「好王家衛感覺」的感性獨白配成一絕,感覺比內容印象更深刻,廣告商大可以考慮一下這把專業女聲。
獨腳戲難演,在400呎的固定場景,活現了豪宅、唐樓、雷電交加的年三十晚、身材勁爆的鄉音啤酒女郎、高兒媽、不同年紀及心態的高兒,就像叮噹的百寶袋要乜有乜。然而最好看的是黃雪文對角色心態的投入,演到委屈傷心之處,每每眼泛淚光,感情流放極具感染力。
《高兒移動天后》中有很多的夢很多的情,親情、友情、愛情、住大屋、搵個好男人、唐樓搬洋樓、豁達與原諒,都是一路搬一路會想到的事情。每一次搬屋,彷彿都是一次學習,學習面對自己、學習適應轉變、學習成長。《高兒移動天后》是成長的心路歷程,無論你屬哪個年代,我們都是這樣搬屋的,我們都是這樣生活的,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我們都是這樣看化的……

《高兒.移動天后》(重演)
日期:12月16至21日(8:00pm)
節目查詢:9273 3479

《阿凡達》易地而處的震撼力


電影的宣傳以特技招徠,然而《阿凡達》是少數能夠達到“more than meets the eye”要求的警世特技科幻片。電影中的3D立體特技效學固然是一絕,然而故事的主題信息震撼力更大。 “AVATAR”意指「化身」,而電影借化身講述了一個易地而處的故事,自身反省了人類盲目追求科技、發展的迷失及自以為是,另一方面又指向另一條人類可行的道路,也就是與自然環境合一,追求精神文明的生活。
導演及編劇集一身的James Cameron,將人類的科技網略與潘朵拉星人的自然網絡作出比較。透過對比,電影令我反思了自己真正需要的是甚麼?人類擁有比潘朵拉星人先進的科技及軍備,又為他們修橋補路,目的在於野心商家看準了星球上的能量資源(就像香港為了經濟效益興建鐵路而犧牲了菜園村居民的家園)。然而潘朵拉星人並不認為科技能為他們帶來進步,相反,更會入侵並摧毀他們的精神文明。在森林過著原始生活,潘朵拉星人的精神文明建基於信仰及自身的感應發展,在弱肉強食的世界,令他們的身體及反應,比起人類的更矯健敏捷。
在最後一場大戰役中,人類的科技軍備並沒有為他們帶來勝利,反而自食其果,敗節而回,直指「人類向大自然宣戰是自取滅亡」的現實情況。電影中有很多細節位及對白,都會令看得投入而自省的觀眾覺得么心么肺。
James Cameron花了十多年時間,以特技娛樂吸引觀眾入場,語重心長地向我們發出重視環保的重要信息,可謂用心良苦。我一邊看,一邊為著想要電影中那些機械人及纖薄電腦的未來gadgets而感到愧疚,人類是否已經到了一個不能自救的地步?No fate but just what we make,大概是James Cameron從《未來戰士》到《阿凡達》一直沒有放棄過的想法。

2009年12月2日 星期三

本年度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KJ音樂人生》 鏡頭下的天才




上月某一個晚上,應邀到香港大學欣賞了一齣關於音樂神童黃家正(KJ)的成長紀錄片《KJ音樂人生》。一個月後,導演張經緯從台灣捧了三座金馬獎回港,開創了紀錄片在金馬獎獲得最多獎項的記錄之餘,亦為香港一眾默默耕耘的紀錄片工作者打了一支強心針。


說到香港的紀錄片,大概我們只會想起港台節目《鏗鏘集》或翡翠台的《星期X檔案》,彷彿紀錄片都是一些免費的資訊,鮮有像荷里活導演Michael MooreMorgan SpurlockBrian HerzlingerDavis Guggenheim那麼熱熱鬧鬧,將一些社會問題變成真人show,放到戲院作全國甚至海外放映,名利雙收。


在香港做紀錄片導演,名氣一向不及某些主流導演大,不過,今次《KJ音樂人生》揚威金馬獎,貴為最佳紀錄片,令更多人認識紀錄片導演張經緯及在香港拍攝紀錄片的困難,總算是得獎以外的意外收穫。


KJ音樂人生》的主角黃家正,生長於一兄一妹的單親家庭,十一歲已鋒芒畢露,遠赴捷克與專業樂團合作,歷年來獲獎無數。電影紀錄了這位音樂神童在11歲至17歲的成長階段,在這6年間,導演拍下了大批素材,但礙於資金短缺,令《KJ音樂人生》曾經一度難產。幸而在07年,有意在大中華地區推廣紀錄片的 CNEX香港基金會各導演資助了9萬元,影片才得以繼續拍攝。


與外國的真人show紀錄片不同,導演不在鏡頭前當主導,他選擇了在鏡頭背後,默默地把KJ 在過去6年來的成長點滴紀錄下來,透過剪接及配樂,以選擇性的畫面、事件、對話及同學恩師家人等訪問一一拼湊起來,在銀幕上呈現了一個自恃天才信心爆棚自以為是的音樂神童在鏡頭前刻意表現的一面;鏡頭同時捕捉了他難以融入群體生活、孤芳自賞的孤獨寂寞事實,以及最後揭盎父母離異才是對他影響最深的不幸。「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感情流放,引起共鳴」,正是這齣紀錄片說故事手法的巧妙之處。能夠在金馬獎打敗劇情片,奪得最佳剪接及最佳音效獎項,足以證明一齣優秀的紀錄片,無論故事性及藝術成就,都不遜於劇情片的水平(甚至更高),分別只在於投資方、成本及目標觀眾的不足。不過,好人有好報,好戲總會有觀眾欣賞,《KJ音樂人生》為香港紀錄片作了一個好榜樣,亦為觀眾帶來了一次主流電影以外的觀影體驗。



關於導演

張經緯,是許鞍華新作《天水圍的夜與霧》的編劇,劇本亦獲得2005年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的最佳故事獎。在CNEX兩年以來的拍攝資助下,張經緯導演完成了紀錄片《歌舞昇平》及《音樂人生》,並連續兩年入圍香港國際電影節。《音樂人生》由7月起於百老匯院線特別放映超過5個月,放映近100場,每場入座率平均有95%,更成為香港首部獲金馬獎的香港紀錄片。


Caption:

KJ音樂人生》於1210日起假IFC Palace 及油麻地百老匯電影中心正場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