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9日 星期五

my new G-SHOCK



新年買新表,G-SHOCK一向不是能令我一見鍾情的表,不過這枚在年三十晚才剛剛到貨的G-SHOCK GA-100 (Module No. 5081)卻是個例外。
全黑底反白跳字顯示+白色行針,Minimalism的色彩配搭,跟平時色彩鮮艷或總有一種主色的G-SHOCK大相徑庭。功能方面,對我來說,只要有world time,alarm,行針,計時,已經心滿意足,不過,這枚G-SHOCK還包括1/1000秒計時,防震防磁防水200米等功能,戴住沖涼游水都無問題。最方便的function,要數Auto Light了,一旦set好Auto Light mode,每次揚手睇表(腕表角度超過45度),便會自動著燈,非常方便。
點解無端端買表?其實最近我已經有留意這枚G-SHOCK的地鐵廣告了,今日行經Cat Street(嚤囉街),發現G-SHOCK香港代理Javy's International Ltd就在那裡,便問價。盛惠$995啱budget,又難得睇得上眼,便再無考慮餘地,成交了。
其實除了地舖外,在同一座大廈的4樓,亦是G-SHOCK的陳列室,放滿了數以千枚歷代的G-SHOCK,就像一個G-SHOCK展館,部份已停產的款式,如金色計數機表,仍然有少量發售,各位G-SHOCK迷必到。

Javy's International Ltd:4/F, Casey Building, 38 Lok Ku Road, Sheung Wan, Hong Kong.

2010年2月16日 星期二

Peanuts ain’t nuts, copycats are....


新年假期來到第三天,也是最後一天。
天氣冷,留在家中,開暖氣,看著年中只上了一星期便落畫的一齣西片,被窩上放了一個鋼碟子,盛滿了一碟子花生殼。
我吃花生,一吃便停不了口,尤其是喜歡要剝殼的。漸漸的,包裝袋中只剩下七粒大大小小的花生。
我逐一把它們拿出來,以不同的角度,跟它們拍了大合照。這些花生,沒有甚麼特別,然而它們卻是獨一無二的。
每一粒花生的形狀大小,殼上的紋理深淺及細緻程度,沒有一粒是相同的。沒有花生能夠成為別的copycat,也沒有花生需要成為別的copycat。
可是人卻是奇怪的動物,不時總會想到如果自己是某某那就好了,然後跟她剪一樣的髮型,化一樣的smoky eyes,擺出一些與自己年齡不乎的嘟嘴表情,以為外貌照相製版,便能擁有對方的成就或優點,卻沒有想到自己的能力有限,內涵與修養都望塵莫及,只能當個次貨。

Peanuts ain’t nuts, copycats are.
看過一齣關於copycat的電影,叫作《Single White Female》,講述兩個同房女生,一個靚一個醜,醜女很羨慕靚女擁有的一切,於是,醜女刻意去把自己的頭髮染成跟靚女一樣的金黃,剪相同的髮型,塗一樣的口紅,穿相同的衣服,最離譜是扮成靚女來誘惑靚女的男友,東窗事發後,更索性把男友殺了,並追殺靚女,企圖搶奪靚女的身份及生活...
與別不同,才是每個人最珍貴的本錢,世界上有很多Michael Jackson wannabe,卻無法取代他的地位,因為MJ只得一個,他的才能,所創造的歷史,是整容也無法整出來的。人迷失了,才會放棄自己,企圖複製成為別人,自己懵然不知,還以為找對了方向,可悲!Wannabes and copycats,永遠也只是模仿的小丑。

2010年2月14日 星期日

Hello Stranger!


與你相識三周年,07 年的情人節,你從對面馬路跑過來,跟著我回家,自此,我們便一起生活。

三年來,你充當我的roommate, 給我很多歡樂,也在我的生活中留下了不少痕跡,氣味,回憶。每天早上,你充當我的鬧鐘,寒冷晚上,你為我暖床,讓我差點忘了自己是一個人住。

每次當我拿起DVD,你都會興奮期待地跑到DVD機前等看戲。

每次我走進廚房,你總是以為我是在為你炮製白灼蝦。

每次替你洗澡,採耳,你總是乖乖的不反抗,還好像十分享受似的。

每次網路維修員入屋,你總是鑽入被窩躲貓貓,然而,家中有客,你又會大大方方的貓步到客人面前充當親善大使。

我喜歡晚上,在暗紅昏黃的燈光中,看你坐在沙發背上那僅僅夠你豐滿臀部坐下來的一角,背著我發呆。每次我都忍不住叫你的名字:何小豹。

然後你那渾圓雙眼會望著我,輕輕的回應一聲:瞄!

不過,有時你愛飾演陌生人的角色,給我肉緊的出爪抱手咬一口,又或是對我不揪不睬。

大概你跟我一樣,間中也需要私人空間。

而我,亦樂於與你這頭有時像buddy,有時又像陌生人的貓兒,繼續這種似近還遠的同居生活。

Riverism: http://stevenriver.wordpress.com/


2010年2月8日 星期一

Nine is a more dramatic and "easy-listening" version of Fellini's 8 1/2.

寫於2008-03-19 02:18

C'est la vie

有人說在人間走一趟,是受苦多於享受。又有人說,無論是享受還是受難,到頭來都是一無所有。坐在遠遠的角落,一大幅斗篷遮掩了半邊臉,手中握著鐮刀的死神說:「在你出生的一刻開始,死亡是你唯一可以肯定的事實。」高高在上的神祇們此時會插口:「死後得永生,信者得救!」

人間匆匆數十年,從瞭解遊戲規則、加入遊戲,玩過拚過,被追捧,遭淘汰,選擇平凡,或是不甘寂寞,結局都是一樣。宏觀人生,大概是這樣。

微觀人生,卻像是打翻了五味架,甜酸苦辣麻甘香,一時間味蕾不夠敏感,無法細味,但過了若干年之後,生活的味蕾自然變得有點討厭地敏感,不過,到時一切都不重要,因為那時候,已是一段人生的高潮,就像費里尼作品《8 1/2》結局的一場戲,所有曾經在人生出現過的人,無論是朝夕相對的家人親人朋友同事,還是今早清晨才擦身而過的路人,他們都會手拖著手圍成一個圈,而這個圈,就是你的人生。

串成這個圈的人每天都給你帶來喜怒哀樂,你總不能要求你遇到的每個人都如你的另一半可愛,更不要為著那些不喜歡你的人而煩惱,因為他們都是你的人生一部分。

愛你的人令你知道自己的優點,討厭你的人提醒你自己的不足,正因為彼此的存在,你我的人生才獨一無二。

寫於2010-02-08 12:55

看一齣戲,是緣分。今晚有三齣戲在同一時間試映,因為地點方便我, 我選看了《Nine 華麗后台》。入場前對此片完全沒概念, 只知美女如雲,是歌舞片,還以為男主角是Tim Roth, 開場發現是Daniel Day Lewis當然更加對板,再看下去,原來是費里尼的8 1/2》借歌舞還魂,自然又多了三分討好。

大概,Nine is a more dramatic and "easy-listening" version of Fellini's 8 1/2. 感動依然,對於經常處於安於現狀而有點迷失且未盡全力好好發揮天賦的我來說,仍然當頭棒喝。

看罷Nine,我得到的不比看罷8 1/2的感受更多或更震撼,只是彷彿有一把聲音在遠處飄來,叫我認真對待現在擁有的一切,好好把握,好好發揮,我珍惜的,我想要的,我愛的,自然常伴左右,成為在背後支持我的最強後盾。

another review by black-ta: http://blackta.wordpress.com/2010/02/08/nine/


2010年1月14日 星期四

My second produced film, directed by Black Ta

How to Catch a Cat? by Using a Plastic Bag and Your Ugly Toes



ENJOY!

《100萬連鎖兇殺》The Box 私心有報應




事先聲明,《100萬連鎖兇殺》並不是如戲名一樣大路,基本上,喜歡這齣電影的觀眾,大概不會被戲名吸引入場,而被戲名吸引入場的觀眾,又未必有耐性去細味本片的信息。不過,若然你所追求的是看一齣有信息有內容,再加三分自我反省的好戲,那便值得花錢入場。
故事簡單來說,就是「要良心定要黃金」之間的抉擇與後果。按下神秘寶盒上的紅色掣,會發生兩件事,得到100萬,以及在某個地方會有人因為你按掣而死去。
在「迷你冰河時期」的當兒,未看本片之前,心想這個測試私心的抉擇,其實跟現代人是否願意改變破壞環境的生活習慣及態度的抉擇十分對味。從這個角度來看,《100萬連鎖兇殺》是一齣環保電影。
每個人的生活習慣(如肉食習慣,浪費資源,製造大量電子垃圾等),都要為氣候反常,天災頻生而負上責任,從現在起減少或拒絕按(機器上的)掣,減少排碳,人類還可望有一線生機。大自然是地球的抵抗力,人類的行為卻有如病毒,到了最差的情況,地球不會滅亡,當大自然反撲之時,便是人類的末日。
《100萬連鎖兇殺》由cult片王《死亡幻覺》的編劇導演Richard Kelly執導,可想而知絕非大路娛樂片。原著短篇故事《Button, Button》只有六頁,於1970年花花公子雜誌出版,由科幻驚慄作家Richard Matheson創作,其作品包括《I am Legend》亦經常被改編拍成電影。同一個故事,曾改編成美國電視片集《迷離境界Twilight Zone》的短篇故事,今次是第二次翻拍。由《Button, Button》衍生出來的電影故事更是多不勝數。
然而,首齣《The Box》(http://www.youtube.com/watch?v=sXFPT7FJ38k)卻是出現於1967年,由Fred Wolf執導的奧斯卡得獎動畫短片。同樣是用盒子代表人類的慾望及追求。片中像Red Bull廣告的簡單美式漫畫人物,為了一窺盒內的東西,付出的代價與最終得到的卻不成正比。就像在香港買天價樓,一個像盒子的單位,真的值得我們窮一生勞力腦力去追求嗎?



The Box 1967

Steven River

2010年1月13日 星期三

純粹一些感覺……

近日,我關心的朋友們,不約而同面對一些挑戰,解決的方法,唯有聆聽自己的心聲。
今天,是我在傳媒工作了十個年頭,腦汁汗水蒸發後留下的,是我一點點的心聲。

今夜特別寧靜,搭上地鐵的尾班車,音樂節奏令空洞的車廂變得感情豐富,歌詞的一字一語卻重重的從耳筒打進我的心房,才驚覺iPod playlist中的歌,竟然是一個又一個的預言。作詞人多年前寫這些歌曲時的心情,竟然在多年後的今晚,與我蘊釀了整個星期的心情連起線來!在一首又一首「80後」的歌曲中,歌詞與心情的共鳴劃破了時空,有誰共鳴?大概是我頭上的天線,接收到從一個甚麼都有解釋的星球上所發放出來的訊號……



從前是天真不冷靜
愛自由 或會忘形
明白是得失總有定
去或留 輕鬆對應
孤單中顫抖 我知我實在難受
問誰願意失去了自由
想退後 心裡知足我擁有
前去亦全力去尋求
風也清 晚空中我問句星
夜闌靜 問有誰共鳴


我很佩服無論在甚麼情況下都能夠保持冷靜的人,尤其是當事人被人出賣、遇劫、親生仔被拐帶、遇上保藥黨或博同情的乞丐纏身、又或是遭人誣蔑,以至被世人誤解。
冷靜並不等於沒有感覺,只是對一開始已潛伏的醜惡人性,終於露出了尾巴而感到失望,多講無謂。其實傷心都不過為愛,試問哪有一位母親會因為一時衝動而離開她的心肝寶貝?
冷靜,只因那才是成熟處事的態度。

情歌
為了愛我真受夠傷 但有過愛的分享
為了每次打敗仗 我哭得最響
沒有博愛的技倆 有幾好亦自量
不去用腦想 牽掛又會有幾傷

我才明白愛恨因果 懂得心痛要恭賀
興奮妒忌苦惱怨恨完全憑心魔
然而無論有幾多愛錯
那紀念屬我 開心比苦惱多

其實傷心都不過為愛
同樣知 活得開心靠愛
情像一首歌可一總可再
失戀後幸運在能重頭戀愛
付出過偉大到放開
沒有得到好報便分開

愛情就像尋找一面內心的鏡子,彼此可以參透對方的心靈內在美,如影隨形。可是,遇上合適的鏡子是緣分,你不用刻意去改變自己,更不要強求。鏡子會破,原因有很多,可能是你一不小心把鏡子打破了,又或是其他人有心無意的破壞,也可能是鏡子本身就是要破,你要阻止也阻止不了,無論如何,鏡子破了就是破了,只說明了那不是屬於你的鏡子。
至於屬於你的鏡子,你不用尋,因為她早已存在,正期待著跟你遇上……



隨時隨地與你再遇 我對你一樣
柔情常在永遠渴望 與你再戀上
默默步入愛路 甘心永遠迷路向
心只恐不再會遇上
完全明白我這決定 叫你太失望
唯求明白這個決定 我也有苦況
若是日後愛念未忘 仍然懷念我
我定願將愛意奉上